香港。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于志旭攝影 分享 facebook 香港近年本土意識高張,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林泉忠在《誰是中國人:透視台灣人與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書中指出,香港人的新身分認同開始在香港社會萌芽,可推回1967年,香港左派受到文化大革命影響,發生對抗港英政府的「六七暴動」使然。 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林泉忠。 圖片來源/「中研院」網站 分享 facebook 書中指出,香港社會的本土意識絕非純粹文化層面的族群意識,而是包含了某種程度的政治意涵。香港社會自我認同為中國人在2008年北京奧運時達到歷史新高,卻在經歷2014年普選死局和雨傘運動之後,迎向了年輕世代呼喚本土主義的新時代。書中以美國康乃爾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名著《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概念解說,林泉忠指出,安德森思想啟蒙及後來批判帝國主義、同情殖民地,並促使他追尋民族主義起源的重要契機,源於1956年,一群上流階級的英國學生攻擊一個正在演說批評英法等國入侵蘇黎士運河的印度人,安德森前往勸架,反遭毆打,這群英國學生還列隊高唱英國國歌〈天祐女王〉。林泉忠指出,《想像的共同體》提供了現代人理解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的新視角,顛覆了過往世人對民族主義本質的認知。他認為,「香港共同體」產生也與這類似。林泉忠說,2015年前,香港人的身分認同基本上只停留在與大陸人區隔的範疇,並未達到民族主義的階段。占相當比例的香港人對新統治者中共的不信任,以及中國改革開放後,尤其是1997年後,香港與大陸兩地民眾因交流劇增所產生的摩擦,使香港本土認同及內在的政治元素得以長期存在並伺機發展,成為回歸後中港兩地國民整合的主要障礙,這時的香港人身分認同,他定位為「準民族主義」。林泉忠表示,1997年之後8年,香港的本土主義思潮並未進一步發展的空間。香港社會自我認同為中國人,反而在2008年達到歷史新高。弔詭的是,經歷了2014年的普選死局及「雨傘運動」的歷史性挫折之後,香港迎來了年輕世代呼喚本土主義的新時代。林泉忠認為,1842年,中英簽署《南京條約》,鴉片戰爭正式結束,香港迎來開埠的新紀元,脫離中國,成為英國殖民地,這是「香港共同體」的雛形。他說,後來隨著人口的穩定化,尤其是到了1966年,香港本地出生的人口超越移民人口,香港社會的本土化條件始告成熟。他指出,「香港共同體」的形塑,還需要軟體的支撐,即香港文化的創造。1960年代至1970年代,香港形成了與中國大陸截然不同的生活文化形態,香港無線電視台開播,掀開了創建香港文化黃金時代的序幕。尤其以李小龍為主的香港功夫電影熱潮,及以許冠傑為鼻祖的粵語流行歌曲創作熱潮,最具象徵性。1967年,香港左派受到文化大革命影響,發生對抗港英政府的「六七暴動」。「六七」之後,港英政府積極推動一系列新政策,包括擴大市民參與政府行政工作的空間,以穩定香港社會。這些政策促使1970年代的香港居民開始普遍產生「香港是我家」的意識。香港人的新身分認同開始在香港社會萌芽?
5B9E5D2D010901AD
arrow
arrow

    albertj4e7m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